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宋祖德大战广电总局


l2008102814408这个题目很无厘头,就像我在小学时候看过的《猪八戒大战唐老鸭》,或者《葫芦娃大战忍者神龟》一样,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人可以去搜索《七龙珠大战美少女战士》。

宋祖德先生一直致力于揭漏娱乐圈的黑暗,这几天更是自比“娱乐圈的鲁迅”。被他说过事情不少,除了像刘亦菲是变性人(她最近结婚了),张国荣跑到五台山出家之类比较离谱的,其他被他揭发的娱乐圈的潜规则,大都有些隐情,比如“燕赵门”之类的。

娱乐圈本身也是污浊不堪,就像领导席上那些官老爷们一样,私底下很黄很暴力,表面上还要装作道德楷模,甚至扮演些清纯、憨厚的角色,试图把自己在舞台上的正面形象和生活中形象统一(实际上是矛盾对立统一)。只是惹毛了不少明星的粉丝,所以老宋的名声也比较臭,毕竟大家都不喜欢搬弄是非的人。

是次,老宋借着谢晋导演去世,揭漏了谢导和刘晓庆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结果就惹毛了广电总局。为啥呢?之前惹不少明星,虽然名声不小,但都和权力部门没啥联系。但谢导不同,因为他是和党国的荣光结合在一起的。评论家朱大可先生曾在《86年文化热潮回顾:“谢晋电影模式”大争鸣》一文中指出:“他的“政治电影”的本质,就是过度迎合当时的政治强权的美学机会主义。他的电影,不是讴歌*女英雄春苗,就是讴歌忍辱负重的传统女性美德(《天云山传奇》和《高山下的花环》),这种随着政治时局变化而剧烈摆动的策略,就是谢晋成功的最高秘密。”因此,广电作为文化届的权力一霸,自然火气冲天:28日,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任谦司长在会上发表讲话,公开批评宋祖德:“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必须要予以清除出去。”(10月29日华商报)

而宋本人则在博客中声称:我想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谢晋导演逝世成为宋祖德的博客题材的话,广电领导也不会如此大动肝火,因为很久以来广电总局也没对宋祖德有过啥表示。

于是,宋先生主动出击,起诉广电总局及其局长大人,此招甚为高明,一是揭漏了广电总局滥用权力反动本质,二是试图通过合法“讨个说法”,取得公众支持。

话说广电总局这几年似乎是嗑药过多,得了什么“权力饥渴症”,就从引进动画而言,90年代引进的作品之多,题材之广,其中不乏黄暴内容,但自从上世纪末和谐出一个“天鹰战士2000”之后,勇敢的广电总局不停的创造奇迹,封杀演员、导演,枪毙电影,并给小朋友量身打造“福娃”、“蓝猫虹兔”和“天线宝宝”之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作品,只是在群众心目中形象不断降低,跟足协领导们有得一拼,由此可见,宋先生起诉广电总局,是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的。

宋本人在领导心中估计是个刁民,和当年的打假英雄一样,虽然他伤害了很多粉丝脆弱的心灵,但是也给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话题,是次挑战广电总局,我们不妨做个free rider,支持他跟广电打官司,反对强权干预文化。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我们还能想象出什么东西,比通天塔更陡峭

□ 李大卫/文

迪伦马特写过一部很出名的戏,叫《罗慕路斯大帝》。这部戏我没看过,虽然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瑞士作家,原因就是题目中“大帝”这个字眼。罗慕路斯是西罗马末代皇帝,跟最初的城邦奠基人同名,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什么循环果报的定数。476年,哥特蛮族兵临拉文纳城下(此时的罗马城已不再是帝国的中心),他被迫逊位,时年不过14岁;当时的人称他为Augustulus,意思是“小皇帝”。于是“大帝”一说让我联想起近年流行的“戏说”一类勾当,也就没再认真对待。

西方人有“神存在于细节中”的说法,我以为鬼怪亦然。很多事物的毛病,都是从微末之处看出端倪的。据说当年罗马元老布鲁图斯刺杀凯撒后,一路跑到卡比托山顶,振臂高呼,号召民众反对帝制,维护共和。这个故事后经莎士比亚演绎,愈发深入人心;那句“Et tu, Brute?”成了后人责问叛徒的经典句式。最近有个历史学家从罗马古市场,沿着长达500余米,而且并不平坦的小道攀至丘顶,发现就算喊破嗓子,山下的人也听不见他的动静。所以那段戏剧性的历史传奇,一定是以讹传讹。

一次翻阅过期杂志。里面有篇文章,作者是一新左教授,里面讲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些活动。我对国际政治中的黑箱作业有些兴趣,于是接着往下读。教授写着写着开始抒情,历数中情局如何不务正业,最后让一伙恐怖分子得手,“911”时用劫持的飞机把五角大楼撞成四角大楼。目及此处,我不免一惊:根据简单的几何常识,五角切掉一角,应该变成六角。

文章后来扯到中东问题,说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当以色列即将战败,美国开始实施大规模军事援助;第六舰队的直升机把主战坦克直接吊运到戈兰高地前线,支援以军作战。看到这里,我又是一愣,因为当时的“巴顿”式坦克战斗全重超过45吨,而美国人至今也没造出一架可以吊起这种大家伙的直升飞机来(看官不信,请参阅《简氏飞机年鉴》)。本来挺好一个题目,被这位爷写成了科幻小说。

接着又见一位纽约大学教授谈中国电影,赞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是什么“天鹅之歌”。“天鹅之歌”这个词是舶来品,意思相当于“绝唱”。可我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也未从那位教授的行文当中,看出那些导演有金盆洗手退隐江湖的意思;相反,拍摄高成本大片的拳拳之志,倒是跃然纸上。由此我对此公随处挥洒的理论“切口”,比如“作者性”之类,也就不敢认真。让我心生感念的,倒是当年中学老师教导我们勤查字典的谆谆叮咛。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写了本畅销书,题目叫《世界是平的》。中国读者不妨把它当成《第三次浪潮》3.0版。该书写得通俗却野心勃勃。作者以哥伦布自况——他发现世界是平的,就像哥伦布当年发现世界是圆的。可问题是,哥伦布并没有发现世界是圆的。他只是意外发现了美洲。早在他的历史性航行之前18年,佛罗伦萨天文学家托斯卡内里就已经发现地球是圆的。

于是,这位当代航行者沿着和哥伦布相反的方向去印度。汉萨航空,商务舱,目的地:班加罗尔。那是次大陆改革开放搞得比较好的一个地方。酷爱高尔夫的弗里德曼看到球场四周尽是微软、万国商用机器等大公司的写字楼。这是个跨国资本主义的玻璃幕墙碉堡拱卫下的小世界,还有埃普松、必胜客和德州仪器广告(反正不会是雪花电器、“洁尔阴”。那不酷!)连缀成的宜人风景。于是作者无比惬意地描画起世界大同的简笔蓝图。

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谈到这本八卦经济报告,说他本人也去过班加罗尔,跟弗里德曼前后脚。略有不同的是,他的旅程又向周边乡村延伸了三四十公里,而这三四十公里的空间距离如果换算成时间,大约相当于两千年。还有一位读书界人士没去过印度,但她注意到弗里德曼笔下的一个细节,即班加罗尔的外资企业大都设有独立的发电厂。假如世界是平的,上述企业何以不由公共电网输电?满世界窥探的汤姆大叔自有他的视觉盲点。在他平坦的商业乌托邦中,陡峭的千沟万壑必须填平。在寓言中愚公移山,多爽。

弗里德曼新通天塔的统一官方语言,一定是儿音倍儿重的美式英语。要这么说,我们北京人儿兴许还能捞着点儿小便宜。可我们还能想象出什么东西,比通天塔更陡峭?在这个盛行达尔文主义的时代,我们只好容忍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富起来,以达到全人类共同富裕的目的,只是不要跟我们胡扯世界是平的。

■作者为作家、评论家,现居美国

文章来源:财经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翻译要注重细节:评《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

国内学者论述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的书籍一向稀少,较早的研究大约就是会计学专家顾准先生在文革期间的一些研究,因此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空白。本人一向喜欢采用类似欧洲中古背景的RPG,因此卓有兴趣的在假期阅读此书。

此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结构方面不多说了,从骑士文化、道德、作战方式、封建采邑制度起源兴衰都有涉及,不过有些内容显得有些罗嗦,但好歹是中国人写的,不像某些翻译不精的学术著作杂揉着拗口的西化语句,而且每个句子超长,读起来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虽是国人作品,但文中引用文献翻译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仍然有不少问题。人名翻译除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特例之外,一般都有规范的译法,譬如Adam Smith通译为亚当·斯密而不是亚当·史密斯。但作者在书中倒是原创了几个新式译名,如Heinrich被译为韩锐驰(一般译为海因里希),Ludwig被译为路德维格(一般译作路德维希),而因电影《勇敢的心》大名鼎鼎的苏格兰武将威廉·华莱士(Wallace)也被译为威廉·瓦利斯……

历史上的三大骑士团作者基本没提,因为他认为那是一种基督教直接控制的“武装化的僧侣”,不幸的是这其中通称为圣殿骑士团也被作者译为“神殿骑士团”。
至于其他内容,我本人非史学专业人士,就不多说了。但我认为这些翻译中的小细节往往会令人觉得作者不够严谨,以上。

PS: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马克·布洛赫的《封建社会》是阐述封建社会的经典著作,另瑞典Paradox公司的《十字军之王》这款策略游戏也是表现封建制度绝好的作品。
—————————————————————————————————— ————————这大概就可以枪毙这本书了。三大骑士团根本就是世俗力量推出来的东西,教廷控制了个鬼…… 教权、封建、骑士……这些东西要是能分割开来谈才有鬼…… 如果这本书是那种非要把对骑士的讨论限制在军事上才能说通的话,那么所谓骑士制度探究这个标题就很成问题,因为这显然已经拓展到了社会制度的层面上,而且作为一篇非军事专业的博士论文,想要不谈政治经济只谈军事大概不是作者脑子秀逗就是作者强到能串行;如果这本书就是要讨论社会制度,却又一定要把骑士制度从封建制度中独立出来的话,那么我倒很好奇作者能怎样从本质上做这种区分,而不是东拉西扯了半天只是纠结在一堆名词上……不过他强到这么逆天了么? 毕竟布洛赫的《封建社会》归纳出的封建社会三个基本属性:“从属于人的地——采邑、从属于地的人——农奴、从属于人的人——骑士”,无论谈政治谈经济还是谈军事,都绕不过去。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和《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也是了解中世纪必看的书,这两本加上《封建社会》是打基础,然后再深入进去谈某一个方面的话题。 至于国内对中世纪的研究,可以看看马克垚的《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厉以宁的《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还有侯建新的著作可以作为参考。但那三本基本著作是必看的。然后才有《英国封建社会研究》这样的思考与质疑。